当前位置: 首页 >>新闻动态 >> 你知道端午的由来吗?

你知道端午的由来吗?

[来源:原创] [作者:admin] [日期:2014-05-31] [点击次数:次]

   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,虽然早在前几年被韩国申遗走了,但对于我们来说,他们偷走的只是外部东西,真正深邃、内涵的文化及精髓是他们永远都盗不走的。端午节的由来早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,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但是对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却有很多,今天华行机械介绍以下四种:

    农历五月初五,俗称“端午节”。端即“开端”、“初”的意思。初五可以称为端五。农历以地支纪月,正月建寅,二月为卯,顺次至五月为午,因此称五月为午月,“五”与“午”通,“五”又为阳数,故端午又名端五、重五、端阳、中天等。从史籍上看,“端午”二字早见于晋人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”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: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。据说,吃粽子和赛龙舟,是为了纪念屈原,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“诗人节”,以纪念屈原。至于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,则据说是为了压邪。尽管端午节年年过,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,却不甚清楚,归纳起来,大致有以下诸说。

一、纪念屈原说。

二、迎涛神说。

三、龙的节日说。

四、恶日说。

端午节的习俗

   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,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,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,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。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:

1、赛龙舟 

    赛龙舟,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。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竞渡之习,盛行于吴、越、楚。

2、端午食粽 

   端午节吃粽子,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。

3、佩香囊 

  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,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,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。

4、悬艾叶菖蒲 

    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家家都洒扫庭除,以菖蒲、艾条插于门眉,悬于堂中。并用菖蒲、艾叶、榴花、蒜头、龙船花,制成人形或虎形,称为艾人、艾虎;制成花环、佩饰,美丽芬芳,妇人争相佩戴,用以驱瘴。

5、悬钟馗像 

    钟馗捉鬼,是端午节习俗

    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我们简单介绍到这里,明天就要过节了,华行机械祝大家节日快乐!